- · JGR-A: 青藏高原调控东亚夏季风对全球海表温度异常的影响机制[11/23]
- · AOSL出版“基于CMIP6试验的气候变化评估、归因和预估”专辑文章[11/20]
- · CD: 青藏高原和北极混合相云辐射效应的异同[11/20]
- · AAS: 华中地区大气气溶胶的物理、化学、光学与辐射特性与污染防控[11/17]
- · QJRMS: 对流解析模式更准确刻画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特征[11/13]
- · AE: 再分析资料中气溶胶光学厚度在四川盆地的可信度及统计特征[11/10]
- · SA: 减排使北大西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成为海洋吸热的中心[11/07]
- · AAS封面文章: 我国地表臭氧和PM2.5浓度在城市与非城市地区的时空差异[11/06]
西太平洋暖池6月对流增强的成因及其预测意义
作者:薛峰 董啸 范方兴
关键词: 暖池对流 LA Niña 暖池海温 大气扰动 季节内振荡
摘要:基于1979~2018年观测向外长波辐射资料和其他多种再分析资料,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6月对流增强的原因。合成分析结果表明,由于La Niña影响造成春季暖池海温偏高,为6月暖池对流增强提供了热力基础,而大气内部扰动特别是热带西风增强能从动力上影响到6月对流的发展。此外,6月对流增强通过局地海气相互作用持续影响到7~8月的对流变化,导致暖池对流形成显著的季节内振荡,因此6月对流增强对其后月份对流异常变化有重要的预测意义。1984年6月的个例分析表明,热带西风增强能导致暖池对流发展,二者存在明确的超前滞后关系。与此相反,虽然1989年是一个强La Niña年,春季暖池海温也偏高,但由于6月热带西风偏弱,暖池对流难以发展,夏季对流的季节内振荡也不显著。因此,6月暖池对流增强受到前期海温偏高和大气扰动的共同作用。另一方面,暖池对流偏强与偏弱并非一种完全反对称关系,暖池对流偏弱还受到其他因子的影响。
上一篇:第一页
下一篇:佛山地区不同类型雷暴过程大气重力波的频谱动态特征研究